规划专业人士检索导航
规划专业人士检索导航

  广州市城建档案馆是接收、征集广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档案和资料的重要基地,截止2002年馆藏达260273卷,通过购买、征集、交换等方式收集了城建专业图书资料2388册,保存有专业过刊303种1万余册,订有专业期刊254种,报纸49种。

 (一) 城市勘测类档案

  城市勘测档案是对城市范围内的地质、地物、地貌进行勘察测量中形成的档案,是城市勘测单位在勘测活动中形成的真实纪录,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在2002年修订的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下均简称“分类大纲”)中为B大类。城市勘测档案包括测绘档案和勘察档案。我馆收藏有测绘档案419卷,图纸2000多张,主要以地图、地形图、航空影像图为主,其中包括1927年的广州市全图(蜡纸图)、1935年的广州市经界图(1:50万),另外还有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广州市、郊县地形图及八十年代航空影像图。

  勘察档案包括项目任务书、合同、成果审核表、勘察报告等,我馆从1998年开始接收市规划局移交的成套工程勘察档案,现馆藏2155项。另外八十年代后广州市各大工程点形成的工程勘察报告做为基础资料存放于我馆竣工档案之中。

(二) 城市规划类档案

  城市规划档案是指对城市的各项规划进行编制而形成的档案,根据《建设部城建档案分类大纲》,我馆收藏有五类城市规划档案:总体规划档案分区规划档案 详细规划档案村镇规划档案、规划基础资料。这些城市规划档案大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规划部门在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档案,共有1387卷。
  1总体规划档案。分类大纲中为C2。共有121卷,我馆收藏有广州市建国至1979年编制完成的14个总体规划方案,1984年编制完成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广州市城市规划总体方案》(1990-2000),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1992年编制完成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我馆最早的总体规划档案是产生于1952年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编制完成的《广州市都市规划总纲》。

  2分区规划档案。分类大纲中为C3。共有33卷,主要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广州市的部分行政分区如越秀区、东山区等区的分区规划档案。

  3详细规划档案。分类大纲中为C4。(C4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共有673卷,这部分档案主要产生于1960年前后,内容包含有局部地区的住宅、小区、街坊规划;广场、公园规划;学院、文化区规划;道路、铁路、桥梁规划;机场、客运站、码头、港区规划;水利、防洪规划;给水、下水道系统规划;电力、电讯规划;商业服务、建筑物规划设计;工业区规划等。

  4村镇规划档案。分类大纲中为C5。有197卷,主要是广州周边城镇,60年代叫卫星城镇,如江村、街口、新华镇、新塘镇、佛岗、增城等的规划图及说明。

  5、修建性详细规划档案。分类大纲中为C6。有647卷(2002-2003的档案统计)。 其中又分为C6.1 房屋建筑修建性详细规划C6.2 市政公用、交通、园林修建性详细规划)、 C6.3 综合管线规划管理

  6、设计单位规划资质管理。分类大纲中为C7。有51卷(2002-2003的档案统计)。

  7、规划基础资料。分类大纲中为C8。共363卷,这类档案所收集的是大类中归不到前四个属类的或与总体规划属类有重复的部分,大部分产生于60年代前后。

  8、户外广告规划档案。分类大纲中为C9。共53卷(2002-2003的档案统计)。
  其中,民国经界图是我馆馆藏最早的档案,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当时的广州市公务局测绘,印刷本有上下两大册300余页,另有散件单张手工绘制的经界图纸100图袋3000余张。它把当时的广州城区分为十个测区,各区又分为若干分署进行测量。测量基线由太平南路西濠涌口的电灯柱至普济桥十字路口的电灯柱止,长1410英尺,各区皆依此基线为依据。这是我市近代最详细的一次经界测量,图纸绘制了各区分属的地域情况,并收集了当时的各个街巷名称,对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有重要价值。由于年代久远,图纸破损较严重,1999年底,我馆对印刷版进行了修裱,并进行了扫描,制作了复制版提供利用。

  (三) 城市建设管理类档案

  城市建设管理类档案是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广州市城市建设规划审批的情况,反映了广州市五十多年来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对制定城市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建设用地、建筑工程和市政建设的规划管理以及产权的审批起着重要作用。我馆主要藏有以下五类城市建设管理类档案: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档案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档案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管理档案违法建设管理档案规划验收档案

  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档案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后就形成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档案,简称“用地档案”,在分类大纲中为D2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我馆藏有广州市1952年至2002年形成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档案52583卷。

  2、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档案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法》对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兴建的各类建筑工程进行审核管理,在一系列规划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后就形成了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档案,简称“报建档案” 在分类大纲中为D3.1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我馆藏有广州市1950年至2002年形成的报建档案共计58943卷。

  3、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管理档案

  这类档案是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如供水、排水、电力、电讯、道路、管道煤气等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由于此类档案众多,因此在分类大纲中分为两个小类管理——D3.2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D3.4 管线工程规划管理 ,均属于D3 建设工程管理类。我馆收藏有广州市1957年至2001年的此类档案共计30576卷,其中给水档案(属于D3.4)最早形成于1961年,共有12834卷;排水档案(属于D3.4)最早形成于1970年,共有1646卷;电力档案(属于D3.4)最早形成于1957年,共有8111卷;电讯档案(属于D3.4)最早形成于1967年,共有3612卷;道路档案(属于D3.2)最早形成于1962年,共有2660卷;煤气管道档案(属于D3.4)最早形成于1990年,共有1713卷。

  4违法建设管理档案

  违法建设管理档案,在分类大纲中为D7类。是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档案中的一部分(新案中已分开,应修改),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过程的历史记录。这类档案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和市政建设的规划管理以及产权的审批起着重要作用。我馆收藏有广州市1981年-2002年的违法建设管理档案7580卷。

  5、规划验收档案

  规划验收档案,在分类大纲中为D6类。每一个报建的项目在项目建成后均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则产生该项目的规划验收档案。因此,D6 规划验收管理类的档案与D3 建设工程管理类的档案类似,也分成以下小类进行管理D6.1 建筑工程规划验收D6.2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验收D6.2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验收D6.3 管线工程规划验收、D6.4 雕塑与纪念碑的规划验收。